《“飞天”杯全球传统诗词大赛》诗词欣赏

标签: 诗词欣赏  
2020-07-11 15:16 阅读(?)评论(0)

《“飞天”杯全球传统诗词大赛》诗词欣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嫦娥奔月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七绝四首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

    祝贺声声破九重,千年梦幻化飞龙。

    嫦娥奔月腾空过,借问西昌第几星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

   千年梦幻问谁园?月里嫦娥月外仙。

   费尽艰辛寻奥妙,西昌捅破几重天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三)

   嫦娥奔月惹人痴,莫道家人泪雨时。

   妻盼子思难聚首,一心报国问谁知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(四)

   嫦娥奔月又腾空,万众欢呼乐九重。

   妙手捅开通月道,吴刚备宴庆神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7123

  赏析:这四叙事抒情诗,歌颂了航天人的精神,勾画了四幅“航天事业”的画面。请看:

  第一首:这首诗描绘了航天研制人员“奋斗不止”的精神。请看:

  首句(起):“祝贺声声破九重”,每当看到神舟飞天成功,那祝贺声,欢呼声,阵阵掌声,响彻大地,冲破九霄,欢腾充满每个角落。这里勾画的就是“神舟飞天成功”的画面。请看:

  次句(承):“千年梦幻化飞龙”。千百年来,人能上天的梦想,只是神话传说,今天居然变成了现实,这是多大惊人的喜讯,你看:神舟五号飞天成,神舟六号飞天成功,一个又一个神舟飞上天去,多么振奋人心!请看:

第三句(转):“嫦娥奔月腾空过”随着神舟五号、六号飞天成功,又看到“嫦娥奔月号”腾空而过,西昌到底研制出多少人造卫星呢?请看:

末句(合):“借问西昌第几星?”这“嫦娥奔月”号,是西昌研制的第几颗星呢?谁能知道?谁能数清?这不是航天研制人员奋斗不止的精神吗?他们研制了一个又一个,数也数不清,查也查不完。请看:

第二首:这首诗描绘了航天研制人员“费尽艰辛寻奥妙”的画面。请看:

首句(起):“千年梦幻问谁园?”,这个“梦幻”,就是登天的梦幻,谁能圆这个梦幻,让人类能登上天呢?请看:

次句(承):“月里嫦娥月外仙”。这就是圆梦人。嫦娥吃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药飞上天,进入月宫,成了千古神话,“月外仙”就是航天科学家,他们研制的一个个神舟飞船,飞进宇宙,登上月球,不是圆梦人吗?请看:

第三句(转):“费尽艰辛寻奥妙”登天的目的,是寻找宇宙的奥妙,探索月球的秘密,为人类造福,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请看:

末句(合):“西昌捅破几重天?”,工作在西昌的研制人员,为了为人类造福,

不知研制出多少神舟飞船,也不知“捅破几重天?”飞入太空,这里采用浪漫的手法,描绘了航天人誓破苍穹寻奥妙的精神。请看:

第三首:,这首诗描绘了航天人舍小家,顾国家的报国情怀。请看:

  首句(起):“嫦娥奔月惹人痴”,“嫦娥奔月”是千古神话,而今天的“嫦娥奔月”,却变成了神舟飞船,直奔月球,这一船一仙的嫦娥,差异之大,能不“惹人痴”吗?请看:

 次句(承):“莫道家人泪雨时”神舟飞船“嫦娥奔月号”飞入太空,直奔月球,人们无不奔走相告,拍手叫好,呈现一片沸腾,在这万众庆贺的时刻,航天人的家人却是泪雨时,为什么呢?请看:

第三句(转):“妻盼子思难聚首”航天人有家不能归,有妻不能聚,有子不能见,远在外地,舍小家,只顾科研,这种离多聚少的日子,家人能少流泪吗?请看:

末句(合):“一心报国问谁知?”航天人舍小家,顾国家的报国情怀,谁能理解?谁能体谅?谁能知晓?航天人从来把这些抛在脑后,这就是航天人的精神。请看:

第四首:这首诗描绘了嫦娥奔月成功,勾画了一幅“人仙共庆”的画面。请看:

首句(起):“嫦娥奔月又腾空”,这一个“又”字,道出了航天事业的发达。神舟五号、六号飞天成功,现在又有“嫦娥奔月”飞上天空,这是多大的喜事!请看:

次句(承):“万众欢呼乐九重”,“嫦娥奔月”这是神话传说,而今“嫦娥奔月号”,能飞进月宫,这不是神话变成了现实吗?人们能祝贺、欢呼、“乐九重”吗?这奇迹谁创造的?请看:

第三句(转):“妙手捅开通月道”这里“妙手”就是指的航天科学家,是他们打开了通天的航道,使一个个宇宙飞船,飞入太空。而今又有“嫦娥奔月号”进入月宫,月宫里的吴刚能不庆贺吗?能不设宴招待吗?请看:

末句(合):“吴刚备宴庆神功”嫦娥奔月成功,吴刚设宴,这不是“人仙共庆”吗?这惊天动地的航天奇迹,能离开航天科学家吗?能不为他们点赞吗?

         虞美人·为航天事业唱赞歌

  航天魅力知多少?探奥方知晓。呕心沥血在西昌,转眼青丝又染满头霜。    长空万里传捷报,万众齐欢笑。航天豪气破云端,试问谁言明月不能攀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7124

  赏析:这首《虞美人·为航天事业唱赞歌》,勾画了一幅“航天魅力”的画面。请看:

  上片:“航天魅力知多少?探奥方知晓。呕心沥血在西昌,转眼青丝又染满头霜”。这里从“青丝”到“满头霜”不是献身精神吗?科学家的这种献身精神,为的什么?为的是探索宇宙奥秘!正是这种“奥秘”,迷住了航天科学家,才使他们“呕心沥血在西昌,转眼青丝又染满头霜”一时一刻也不离开岗位。请看:

  下片:“长空万里传捷报,万众齐欢笑。航天豪气破云端,试问谁言明月不能攀?”这就是航天人的胜利成果!一个个捷报传来,一次次飞天成功,引得万众欢笑,呈现着航天人敢破苍穹,敢摘日月的精神,正是这种精神,才使“嫦娥奔月号”驶入月宫,还受到吴刚的热情接待。能说明月不能攀吗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忆秦娥·夕阳如血

  惊飞鹊,嫦娥直奔空中月。空中月,吴刚捧酒,盛情难却。     凌云壮志坚如铁,宇航探奥深情结。深情结,两鬓霜染,夕阳如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7125

  赏析:这首《忆秦娥·夕阳如血》,勾画了一幅“航天人探奥精神”的画面。请看:

  上片:“惊飞鹊,嫦娥直奔空中月。空中月,吴刚捧酒,盛情难却”。这里嫦娥,不是神话中的嫦娥,而是当今登月探奥的嫦娥,这个嫦娥一起飞就显示着“惊飞鹊”的强大威力,就是这个威力,震惊了世界,也惊动了月宫,“吴刚捧酒,盛情难却”,可见,嫦娥飞天成功,连月中的吴刚,也为之敬仰。请看:

  下片:“凌云壮志坚如铁。宇航探奥深情结。深情结,两鬓霜染,夕阳如血”这里“深情结”是探奥的前提,是获得成功的关键,“凌云壮志坚如铁”就是“深情结”的体现,正是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结下深情,献出终身,才直到“两鬓霜染”,仍然“夕阳如血”,不减当年,这就是航天人的精神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清平乐·庆奥运

  零八奥运,又把中华振。待看荧屏传喜讯,连夜难眠不困。    体星美梦成真,赛场频报佳音。虎跃龙腾凤舞。奇葩荟萃争春。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888

  赏析:这首《清平乐·庆奥运》,勾画了一幅“奇葩荟萃争春”的画面。参赛者,都像一朵朵奇葩,云集北京,争相开放,各显艳丽,誓夺魁首,佳音频传。请看:

  上片:“零八奥运,又把中华振。待看荧屏传喜讯,连夜难眠不困”。这就是奥运的魅力。你看中国的举重,中国的体操,中国的跳水,中国的乒乓球、羽毛球,射击、女子柔道······屡屡获胜,屡屡夺金,不是“又把中华振”吗?这一个个佳音传来,能不“连夜难眠不困”吗?请看:

  下片:“体星美梦成真。赛场频报佳音。虎跃龙腾凤舞,奇葩荟萃争春”。这就是赛场对参赛者的考验。那些体育明星,都能经得起考验“美梦成真”,也能频报他们的佳音。而多数的参赛者,显示的也是“虎跃龙腾凤舞”,但不一定个个夺金,只能是“奇葩荟萃争春”而已,能不能争到,这要看自己的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清江曲·谁做奇葩弄枝俏?

  奥运飞来乐满城,升平歌舞伴群星。京城一聚成新景,谁奏凯歌破九重?     龙腾虎跃惊天晓,茫茫四海传捷报。体苑花开又报春,谁做奇葩弄枝俏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889

  赏析:这首《清江曲·谁做奇葩弄枝俏?》,勾画了一幅“奥运盛景”的画面。请看:

  上片:“奥运飞来乐满城,升平歌舞伴群星。京城一聚成新景,谁奏凯歌破九重?”奥运不仅带来来了喜悦,带来了欢腾,更带来了友情!这就是和平的象征,这就是人类共同体的象征!这就是地球村的象征!体星欢聚北京,组成一道新的风景线,展示了让人惊叹的凝聚力,能不奏凯歌吗?请看:

  下片:“龙腾虎跃惊天晓。茫茫四海传捷报。体苑花开又报春,谁做奇葩弄枝俏?”。这里勾画了一幅“赛场”的画面。你看那参赛运动员,一个个龙腾虎跃,一个个誓比高低,一个个夺金的喜报,传遍四海。一朵朵体育鲜花,争相开放,那么,“谁做奇葩弄枝俏”呢?谁能夺金呢?实力是前提,没有实力,能做奇葩弄枝俏吗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江城子·献给奥运体育健儿

  勤学苦练伴征程,热同行,冷同行,奥运奇葩,尽在汗中生。莫问金牌谁到手?成功处,苦重重。    群英荟萃聚京城,比高低,比输赢,壮志誓酬  ,宏愿聚胸中。号令声声催战马,烽火处,看飞腾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8  810

  赏析:这首《江城子·献给奥运体育健儿》,勾画了一幅“参赛者”的画面。请看:

  上片:“勤学苦练伴征程。热同行,冷同行,奥运奇葩,尽在汗中生。莫问金牌谁到手?成功处,苦重重”。这里勾画了一幅“勤学苦练”的画面。你看“热同行,冷同行”,就是与热同行,与冷同行,热也练,冷也练,持之以恒,掌握一套敢打必胜的硬功夫,这是夺金的前提。因为“奥运奇葩,尽在汗中生”,谁付出汗水,谁能夺金夺冠。就像词中上片末尾所写:“莫问金牌谁到手?成功处,苦重重”,那些夺金的参赛运动员,都不知吃了多少苦,流了多少汗?请看:

  下片:“群英荟萃聚北京,比高低,比输赢,壮志誓酬,宏愿聚胸中。号令声声催战马,烽火处,看飞腾”。这里勾画了一幅“壮志誓酬”的画面。那些参赛运动员,云集北京,都想“比高低,比输赢”誓夺金牌,这是每个参赛运动员的宏愿,为了上实现这个宏源,展现自己的才能,词中末尾写道:“号令声声催战马,烽火处,看飞腾”,赛场上谁也不甘示弱,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这里构成了一道“奥运盛景”的风景线。

  以上诗词摘自《“飞天”杯全球传统诗词大赛》 徐振洲先生的作品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0-07-11 16:2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