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屈原杯·中华国学文化大赛作品集》诗作欣赏

标签: 诗词欣赏  
2020-09-06 11:21 阅读(?)评论(0)

《屈原杯·中华国学文化大赛作品集》诗作欣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怀念屈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七绝

    兰花一朵效彭咸,謇謇灵修惹祸端。

    千古奇冤千古恨,汨罗依旧怒涛翻。

注:兰花——指屈原

    彭咸——传说是殷代的贤臣,因劝谏君王的意见未被采纳,投水自尽。

    謇謇jianjian——忠言直谏。

    灵修——指楚怀王。

  赏析:这是一首怀念屈原的叙事抒情诗,描绘了一幅“屈原遭遇”的画面、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怀王的大臣,曾任三闾大夫,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却遭到贵族子弟等人的强烈反对,向楚怀王纷纷进谗言,说坏话,楚怀王听信了谗言,便把屈原罢官赶出京城,流放到沅湘流域,遭受折磨。直到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破,楚国彻底灭亡,屈原听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的消息,悲痛万分,心如刀割,想起殷代的贤臣彭咸,也因劝谏君王不采纳,便投水自尽,显示了一片爱国的忠心,前贤做到的,自己难道做不到吗?于是,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身死,以自己的身躯,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的乐章。就像诗中所写:“兰花一朵效彭咸,謇謇灵修惹祸端”。“兰花”这里指屈原。屈原向楚怀王进谏,要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联齐抗秦,这治国良策,却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,楚怀王听信了谗言,不仅不采纳屈原的治国良言,反而屈原被罢官流放,这不是进谏惹祸端吗?这不是忠奸不辨,好坏不分吗?能不引起人们的愤恨吗?第三、四句写道:“千古奇冤千古恨,汨罗依旧怒涛翻”。这里末句采用比兴手法,描绘了一幅“千古奇冤千古恨的画面。这就是楚怀王听信谗言的结果!遭到千古愤恨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风雨潇潇泪满楼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七绝

       风雨潇潇泪满楼,雄鹰折翅志难酬。

       谗言如蜜千金价,酿造奇冤莫问由。

  赏析: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,描绘了一幅屈原有志难酬的画面。屈原尽管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,少年时代曾受过良好的教育,博闻强识,志向远大,也曾任楚国的左徒、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臣,提倡“美政”,主张对内举贤任能,修明法度,对外力主联齐抗秦,但因遭贵族排挤、诽谤,被听信谗言的楚怀王以莫须有的罪名,赶出京城,罢官,流放,成了折翅的雄鹰,有志难酬。就像诗中所写:“风雨潇潇泪满楼,雄鹰折翅志难酬”。这里“风雨潇潇泪满楼”写出了屈原遭受诽谤、排挤的沉重心情,也道出了被罢官,被流放“雄鹰折翅”有志难酬的苦闷状态。之所以有如此的遭遇,诗的第三、四句写道:“谗言如蜜千金价,酿造奇冤莫问由”。忠言刺耳,谗言如蜜,刺耳的话谁也不愿意听,如蜜的话,句句入耳,在昏王看来,这些谗言,是千金难买的肺腑真言,谁还愿去辨是非,辨真假,能不酿造千古奇冤吗?这就是屈原不幸遭遇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谗言自古价千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七绝

       谗言自古价千金,买得君王两眼昏。

       燕雀攀枝高调唱,雄鹰折翅向谁申?

  赏析: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,描绘了一幅“谗言自古价千金”的画面。谗言尽管如匕首,如暗箭,杀人不见血,但很走红,很吃香,很有市场,就像诗中所写:‘谗言自古价千金,买得君王两眼昏’。这里道出了“谗言”的价值,这种价值,能“买得君王两眼昏”,使君王失去辨别能力,把黑的说成白,把白的说成黑,把好的说成坏,把坏的说成好,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给缺德少才的人,腾出空间,便于飞黄腾达,这不是“谗言”的能量吗?就像诗的最后两句所写:“燕雀攀枝高调唱,雄鹰折翅向谁申?”这里写出了小人得志,贤臣被贬的状况。这就是“谗言”的作用,能不价千金吗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062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端午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七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年年端午忆屈原,遥望汨罗泪似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粽子千筐难遂意,门前插艾表心田。

  赏析: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,描绘了一幅“端午纪念屈原”的画面,屈原是楚国的一位贤臣,忠于祖国,忠于人民,曾向楚怀王提出过一系列治国良策,但受到贵族阶层的嫉妒,诽谤,纷纷向楚怀王进谗言,说坏话,楚怀王不辨是非,听之信之,便把屈原赶出京城,罢官流放,直到公元年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,忧国忧民的屈原,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悲愤万分,于五月五日,投汨罗自杀。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自杀的消息,纷纷涌到江边悼念屈原,那哭声叫声响成一片,有的划船打捞尸体,有点向江中撒抛食物,防止鱼虾吃屈原的尸体。后来人们纷纷效仿,食物改成粽子,小船改成龙舟,每年五月五日以赛龙舟的形式,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。就像诗中所写:“年年端午忆屈原,遥望汨罗泪似泉”。这里“遥望汨罗泪似泉”,道出了爱国贤臣屈原多少冤?多少恨?谁进谗言,谁被重用,谁一心报国,谁被赶出京城,这哪里有天理?哪里有公平?这就是楚怀王时代!能不“遥望汨罗泪似泉”吗?屈原虽然被贬,但那爱国爱民的情怀,谁也扑灭不了,人民依然爱戴屈原,敬重屈原,像神一样年年纪念屈原。诗的最后两句写道:“粽子千筐难遂意,门前插艾表心田”、端午插艾,表示驱邪避灾,确保平安。意思是屈原生前,遭受磨难,被谗言所害,死后要驱邪避灾,确保平安,不再遭受磨难,这就是人民的心愿。希望好人一路平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555

  以上诗作摘自《屈原杯·中华国学文化大赛作品集》第210页徐振洲先生的作品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